找到相关内容3981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问:佛教如何看待安乐死?

    一个生命在什么时候完结,是该生命的业力及因缘所生,并不应由另一个人决定。由佛法的角度去看,任何杀生的行为,包括自杀,都是佛陀禁止的不善业。由轮回的角度来说,一位众生的痛苦并不限于今生。这些痛苦源自他的过去业力,所以最终也必须一己承担,旁人是帮不上忙的。即使我们基于慈悲心,把他的生命终止了,并不代表我们就解决了他的痛苦。业力是逃不了的,这些苦报在他的下一生或未来生一样会再呈现,单单把他杀了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6/20103483575.html
  • 力智论

    表现出来。 行善者之所以往往忽略善缘,还在于善缘往往在形式上表现出某种“不善性”。应知一切善果皆由般若出,而般若中无善恶的对立。所以,善性的种子往往需“不善性”的善缘相配合才能发芽、生长乃至开花结果。你看莲子圆乎乎的多好看啊,但却需要卑湿污泥的哺育才能开出香美的荷花呢。 但不可因此而滑入恶性的泥淖中,表面上的“不善性”其实应是善性的。这一点只有与般若相应才能作得有把握,而未相应者必须从...

    释圣虚

    |福报|般若起用论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5/1853113993.html
  • 学佛为什么没有效果、没有进步?

    ;到了究竟圆满的清净,那就成佛了。无始劫以来的业障全都消除了,这叫做真正的修行。我们会不会呢?   3、要想改造命运,就从这两句做起。一切不善的念头,不善的思想,不善的言行,要将之改正。修是修正,修正过来就是善。凡是为自己的都是不善。我们所想的、所说的、所做的,总是为了自己的利益,这就不善。念念为众生、为社会,这是善。世出世间圣贤的教诲,都是以此为标准。起心动念一切所为,帮助社会,帮助苦难的众生...

    净空老法师

    |学佛|修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4/16443837745.html
  • 人生进善之阶段

    有十八种心所有法;在藏识上最少,祗有五种心所有法。如果要详细的解说,佛书中有一部比较清楚的百法明门论。讲到许多心所有法分配到各心识的,还有一部八识规矩颂。   现在,再将人生的善与不善,区别分析一下。人生的所谓善,是能够使本身的性质成为纯粹优美,同时还能领导大众,为大众解除痛苦,使大家安宁利乐,这就叫做“善”。与此相反的,就叫“不善”。在这善与不善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35939574.html
  • 佛法的业报观:《揞破经》

    属于释□(释迦)族的学生,名叫揞破,也来到这里。于是,尊者大目□连问道: “于揞破意云何?若有比丘身、口、意护,汝颇见是处:因此生不善漏,令至后世耶?” 揞破回答说: “大目□连!若有比丘身、口、意护,我见是处:因此生不善漏,令至后世。大目□连!若有前世行不善行,因此生不善漏,令至后世。” 这时,世尊正好在安静处禅坐,以天耳神通,听到尊者大目□连,与尼乾弟子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72453551.html
  • 学佛为什么没有效果、没有进步?

    两分,就消除两分的业障,不是没有效果;到了究竟圆满的清净,那就成佛了。无始劫以来的业障全都消除了,这叫做真正的修行。我们会不会呢? 3、要想改造命运,就从这两句做起。一切不善的念头,不善的思想,不善的言行,要将之改正。修是修正,修正过来就是善。凡是为自己的都是不善。我们所想的、所说的、所做的,总是为了自己的利益,这就不善。念念为众生、为社会,这是善。世出世间圣贤的教诲,都是以此为标准。起心动念一切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54275749.html
  • 做个有境界的在家修行人:索达吉堪布

    自己一定要发愿:这一辈子不舍弃三宝,即受持三皈;进而受持五戒,行持十善。   虽然佛陀给我们讲了许许多多学佛和解脱的层次,但对大多数在家人来讲,主要讲了断除十不善业。以前很多上师都讲过,断除十不善业非常重要。所以今天我给大家提醒,作为在家修行人,应该了解十不善业的概念,一定要断除十不善业,尽量行持十种善业。   打好这样一个稳固的基础后,再进一步求更高的法就比较方便。但现在大多数人都不是这样,...

    索达吉堪布

    境界|修行|索达吉堪布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14/03/105034325474.html
  • 谈修不放逸与精进

    心中已生起恶、不善法之欲的时候,应行方便,修断此所生之欲。若是未起恶、不善法的时候,仍要行方便精进。因此时心中虽不起恶、不善法,伹尚未生善法,所以仍要行方便精进,使善法生起。善法既经生出,仍得行方便精进,使善法增益,这种断恶、不善法之后,用累进的方法,以精进力成就善增长,这就是修断断。  二者、律仪断:  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,是生恶、不善法的根本。所以,行者若能善加维护自己的眼根,不使其在...

    智 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52065908.html
  • 两个“无住”的疑问

    殊师利问维摩诘言:……善不善孰为本?答曰:身为本。又问:身孰为本?答曰:欲贪为本,又问:欲贪孰为本?答曰:虚妄分别为本。又问:虚妄分别孰为本?答日:颠倒想为本。又问:颠倒想孰为本?答曰:‘无住’为本。...我想大家对於那一些由烦恼而起的贪瞠痴慢种种不善法,都知道是妄执有我所产生,一定不会认为是这个真体,就是这一些清净无我的善法,也不过是与不善法相对而有,实际上还是一个有为,便也不能认为是这个真体,所以大家...

    威音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5585086266.html
  • 蔚为大观的行善修法动机

    蔚为大观的行善修法动机作者:慈诚罗珠堪布   文章来源:慧灯之光之二  行善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,因而所希求的目标(动机)也千差万别。此处,可将所有这些动机归纳为三种:不善、无记和善。  (1)不善的动机。  现在,在信佛、学佛的人当中普遍存在的行善、修法动机往往都是不善的。何为不善动机呢?凡是考虑今生的快乐、仅为今世生活打算的动机,如为健康、长寿、发财、避免魔障及痛苦等等而行善,都称为不善动机,...

    慈诚罗珠堪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5449866.html